当前
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多地桥梁安全受到重大威胁
7月6日至8日
3天3座珍贵古桥相继遇洪受损
社会公众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桥梁上
几十年来
在国家的防汛救灾工作中
中国中铁大桥人从未缺席
并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目前,防汛已进入关键期
中国中铁大桥局
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战“汛”
7月17日,因洪水损毁的省道235香管线香木河桥由中国中铁大桥局特种公司顺利拆除,整个拆除工作耗时不到两个小时。
直击省道235香管线香木河桥拆除现场
▼
香木河桥原建于1972年,桥长85.5米,桥宽8.9米,位于白莲河示范区和罗田县交界处。受强降雨影响及洪水冲刷,近日,香木河桥桥墩断裂,随后实行物理隔离全封闭。该桥损毁严重,不仅造成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了周边市民出行,其隐藏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威胁到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第二波洪峰即将来袭,中铁大桥局特种公司紧急成立突击小组,同时协调4台挖掘机、2台铲车、1台吊机奔赴现场进行危桥拆除重建工作。
“抵达项目地当天,我们立即开展排查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石拱桥的桥面基本完整,但是中部拱有一半已经塌落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决定采用单侧拆除的方式。”中铁大桥局特种公司罗田香木河中桥危桥抢险工程项目经理国洪光介绍,7月17日上午9点,香木河桥的拆除工作正式开始。施工人员利用挖掘机将桥面拆除,随后捣毁桥拱,历时118分钟安全顺利地完成全部拆除任务。
“目前我们正在清理现场,预计19日开始进行钢桥施工。”国洪光介绍,“由于汛情依然严峻,上游洪水对现场施工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有施工场地狭窄、地质环境复杂等难题。不过我们正24小时不停班作业,预计8月将完成新桥钢桥架设。等新桥投入使用,罗田至白莲的省道将不用再绕行。”
据悉,原桥下游140米处将重建一座新桥,计划2021年底建成通车,新桥建成后,将拆除临时钢桥。
危桥抢险项目作业队24小时不停班作业
桥梁防洪要多措并举
“一般在洪水来临时,为了保护桥梁,我们要采取一些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多年深耕桥梁维修和加固领域,中国中铁大桥局特种公司维修加固事业部部长李伟参与过不少桥梁在防洪能力上的改造工程。
为防止水流力超过桥梁所能承受的极限,李伟和他的团队会为桥梁安装防冲刷装置。该装置能改变水流对桥墩的冲击方向,减小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根据我们所做的模型试验,这个力可以减少10%~15%。”
一旦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河流涨水就会特别快。因此,李伟他们还会与桥梁所处地的上游水文站联系,提前掌握水文信息,做好防洪准备工作。团队每日都要对水位进行监控,并在桥梁墩身处贴上应力片,监测流水力的大小,提前做好预判。若在水位监测中发现安全隐患,他们还会及时采取遮盖、加固、支顶、围挡、排水、防渗等措施进行处理。
智能监测:24小时“贴身”服务桥梁防洪
现代桥梁防洪同样重要。暴雨来临时,城市桥梁桥面容易积水,而这些在江河中的大桥还会受到洪水的冲击,这可能对桥墩及其他桥梁下部结构造成不利影响。若桥位处的地质条件较差,暴雨、洪水还会使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如此一来,这种影响将会进一步放大,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中铁大桥人如何掌握各项与现代桥梁安全密切相关的水流信息,保障其防洪安全?
据了解,武汉的城市桥隧共756座,其中武汉市桥梁管理处自管桥隧334座,行业监管桥隧422座,总计覆盖面积达800余平方米。
中国中铁大桥局桥科院受托建设了“武汉城市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平台”,这一“智慧桥梁”工程保障了汛情期间的桥梁安全。
桥梁智能监测系统配有传感器,各类传感器安装在桥身,能够对桥下水位、流速、雨量、温度以及水流力等各项数据实时监测。监测数据会第一时间传回后台。一旦某一项数据出现异常,系统会发出警报,桥梁管理部门就能相应地采取措施。
除传感器外,桥梁智能监测系统还配有高清的视频监控设备,能实时捕捉现场画面,方便工作人员调看任意时间的水流状况,更加精确判断现场情况。
例如,向下游奔腾的洪水,在上游可能会冲毁一些房屋或者树木,流水中就会卷带着石块等重物。在洪水的“借力”下,这些物体一旦撞到了桥梁,会对其造成损伤。
不仅如此,洪水爆发时,江河上的船只容易失控,它们也可能会撞击到桥墩。但有了智能监测设备,这些意外会被敏锐地感应甚至预测到,帮助桥梁管理部门快速高效地采取措施。
桥梁智能监测如同贴身保镖一样,能24小时守护桥梁,保障其运行安全。
早期面对汛情,如何对桥梁进行监测?
桥下水位、流速、雨量、水流力……这些智能监测所得的数据,在过去桥梁防汛时,也能得到。但不同的是,这些数据的获取往往都由人工来完成。
由于技术的限制,1998年抗洪的时候,桥梁管理单位主要通过人工巡查,监测一些水文数据,并以此判断洪水对桥梁有没有造成影响。如今,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得桥梁质量更加可靠,也推动了桥梁监测手段的革新。
2018年底,武汉市“智慧桥梁”一期工程完工,首批纳入系统的42座城市桥梁涵盖三环线的沿线桥梁及部分市内桥梁。
据了解,“智慧桥梁”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将桥梁管养与相关领域前沿技术进一步结合,系统智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与大型桥梁集群的科学高效管理需求更为契合。
(文章来源52监测网,本文转载自中国中铁,仅用来学习及交流,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