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早上8时50分许,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轰然垮塌,一辆正在桥上行驶的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造成1名驾驶员当场死亡,其余22人受伤。
2011年7月14日8时45分,一辆旅游大巴由武夷山火车站沿战备路八洋线,往武夷山景区南入口方向行驶。该车核载35人,事发时载23人,包括21名安徽省阜阳游客及1名导游、1名驾驶员。当时,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在公馆大桥和旅游大巴相向行驶。该车核载15.65吨,当日实载33立方中粗砂,货物重量超过60吨,车身自重20.6吨。货车严重超载导致突发桥面坍塌,旅游大巴坠入桥下约8.8米河滩,造成1死22伤。
造成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重型货车严重超载(重量80余吨)所致。大桥坍塌与超载运行有关,特别是近年高速、高铁施工,重型车辆通行量较大。据通报,专家组通过现场勘查、查阅相关资料,对事故原因形成初步意见,严重超载超限车辆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该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
其次是坍塌的大桥1996年动建,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同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查了解吊杆内部锈蚀程度与工作状况,经过10多年的使用,难以判断吊杆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原设计要求。
武夷山公馆大桥大桥于1996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武夷山公馆大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承建,为中承式钢架拱桥,上部结构为3孔中承式悬链线等截面(拱脚处截面加高加厚)钢筋砼箱型无铰拱拱桥,设两墩两台,中间跨度100米,两边跨度80米,全长301米,宽18米(车行道12米,人行道6米)荷载为汽20,挂100;总投资约1700万元。该桥桥型雄伟壮观,是20世纪闽北此类桥型最大的桥梁。该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承建;于1996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
2012年1月12日,记者从福建省武夷山市获悉,重建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将更名为“上浦大桥”。